紅外分光光度計基本原理及用途
更新日期:2017-09-25
點擊次數:2754
紅外分光光度計基本原理及用途
紅外分光光度計:由光源發出的光,被分為能量均等對稱的兩束,一束為樣品光通過樣品,另一束為參考光作為基準。這兩束光通過樣品室進入光度計后,被扇形鏡以一定的頻率所調制,形成交變信號。
紅外分光光度計基本原理
分子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團吸收了紫外可見輻射光后,發生了電子能級躍遷而產生的吸收光譜。它是帶狀光譜,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團的信息。可以用標準光圖譜再結合其它手段進行定性分析。
根據Lambert-Beer定律:A=εbc,(A為吸光度,ε為摩爾吸光系數,為液池厚度,c為溶液濃度)可以對溶液進行定量分析。
由光源發出的光,被分為能量均等對稱的兩束,一束為樣品光通過樣品,另一束為參考光作為基準。這兩束光通過樣品室進入光度計后,被扇形鏡以一定的頻率所調制,形成交變信號,然后兩束光和為一束,并交替通過入射狹縫進入單色器中,經離軸拋物鏡將光束平行地投射在光柵上,色散并通過出射狹縫之后,被濾光片濾除次光譜,再經橢球鏡聚焦在探測器的接收面上。探測器將上述交變的信號轉換為相應的電信號,經放大器進行電壓放大后,轉入A/D轉換單位,計算機處理后得到從高波數到低波數的紅外吸收光譜圖。
特點和主要用途:一般的紅外光譜是指2.5-50微米(對應波數4000--200厘米-1)之間的中紅外光譜,這是研究研究有機化合物zui常用的光譜區域。紅外光譜法的特點是:快速、樣品量少(幾微克-幾毫克),特征性強(各種物質有其特定的紅外光譜圖)、能分析各種狀態(氣、液、固)的試樣以及不破壞樣品。紅外光譜儀是化學、物理、地質、生物、醫學、紡織、環保及材料科學等的重要研究工具和測試手段,而遠紅光譜更是研究金屬配位化合物的重要手段。